從PPT到實車的智己造車邏輯
PART 1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這已經是我第二次參加智己汽車的媒體活動。所不同的是,1月13日的品牌發(fā)布會是智己第一次全方位的在公眾面前亮相,對外輸出的信息難免“大而全”,有限的時間里不可能深入展示產品與核心技術亮點。
發(fā)布會結束后,大家留下的印象似乎更多集中在上汽集團、張江高科與阿里巴巴三大重量級股東,以及“20萬公里無衰減”、“1000公里續(xù)航”等幾個簡單的關鍵詞上。
不過第二次與智己見面,形式則完全不同。二十人左右的小范圍媒體溝通,兩臺未來新車的實車展示,讓我有機會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智己究竟要打造怎樣的產品,并且也有更充裕的時間和工程師做深入交流。
可以明確的是,智己將是一個定位高端的純電動品牌。
第一款量產車預計4月份的上海車展開啟預售,這是一臺車長超過5米、軸距超過3米的中大型轎車,采用前雙叉臂和后五連桿懸架的全鋁底盤,性能對標寶馬5系。如果要在電動車領域找一臺類似的競品,我想最接近的是蔚來ET7。
由于有機會近距離觀看實車,所以也得以驗證此前發(fā)布會上公開的產品亮點究竟效果如何。只可惜現場不允許拍照,所以還是只能給大家上官圖。
外觀部分設計原創(chuàng)度比較高,氣場很足,260萬像素的DLP數字大燈和奔馳全新S級上采用的是同類技術,但是相比S級能夠呈現的功能更加豐富,除了各種酷炫的迎賓模式,這套大燈甚至可以在即將變道時在地面上投射出一條光毯來提示車輛的行進路線,非?苹谩
雖然內飾還不是最終狀態(tài),但是已經可以一窺內飾的呈現效果,半苯胺牛皮和實木飾板的組合相當雅致。原生純電動平臺加上超過5米的車長,空間完全不用擔心,比照國內在售的長軸距中大型車,空間只大不小。
PART 2
關注智己的消費者,不免會把它和蔚來做比較。外觀部分見仁見智不好多評論,不過內飾方面,智己的39英寸貫穿式屏幕顯然要更吸睛。至于誰的設計更好,可能取決于每個人對于大屏的接受度,以及是否依賴實體按鍵。從目前的樣車來看,智己會最大程度的壓縮實體按鍵,方向盤上的按鍵也是采用觸摸或者力反饋式的。
另一個容易引起比較的環(huán)節(jié)是電池技術。在Nio Day上蔚來發(fā)布了150kWh電池,而智己發(fā)布的電池組容量也達到了115kWh,并且在現有車型平臺上具備拓展至135kWh甚至更高的能力,可以說三元鋰電池的“軍備競賽”已經進入到100度以上的階段了。
智己明確表示電池組采用了和寧德時代合作研發(fā)的摻硅補鋰技術,并且是全球首款搭載此技術的量產車。如無意外蔚來應該也采用了類似技術,這也是現有技術條件下在NCM811電池體系下提升能量密度的主要途徑。
至于之前發(fā)布會上廣受關注的“1000公里續(xù)航”問題,在這次媒體溝通會上,智己方面表示初期上市的車型工況續(xù)航能夠達到800公里,1000公里則需要更大容量的電池,在現有產品平臺上可以實現并且智己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至于最終是否會量產,還有待進一步根據市場反饋來做出決策。,用大白話說,就是如果消費者需要,智己完全可以做。
PART 3
最后來說說自動駕駛,其實這是我對智己最放心的板塊,有上汽的行業(yè)積累,有阿里的互聯網資源和技術支撐,智己沒有理由做不好。
而智己給出的訊息也在證明這一點。硬件層面智己第一臺車上使用了英偉達Xavier芯片,感知部分包括了15顆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以及半軍工級的高精度IMU和高精度地圖,激光雷達和Orin芯片也在路上。
同時工程師特別強調了智己在Rule Based(基于規(guī)則)的基礎上,還能通過Data-Driven(數據驅動)來解決現階段智能駕駛可能存在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是工程師可以解決大概率問題,而小概率問題或者極小概率問題,則通過對實際駕駛數據的再學習來獲得,自我學習能力一方面解決極端場景應用,另一方面也讓車輛實現不斷進化迭代。
在實車環(huán)節(jié)我們還看到了智己SUV的樣車,不過據工程師透露,這款車的外觀內飾還沒有最終確定,仍然有一定的調整空間。另外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我還特別就電池組的安全問題與工程師進行了交流,比較能讓人放心的是,智己在現有法規(guī)要求的基礎上,特別引入了車輛鎖車斷電狀態(tài)下的電池監(jiān)控系統(tǒng),從而實現對電池組無死角的安全防護。
同時智己汽車也認為,對于電動車來說,不自燃應該是整車的基礎,而不應成為一種可以拿來炫技的優(yōu)點。這樣的態(tài)度,是值得肯定的。
說回文章開頭的問題,和智己在產品層面很接近的車型,是蔚來ET7?梢韵胍,智己的價格同樣不會便宜。那么40萬附近的純電動車市場,在未來究竟可以做到多大,可能是影響智己今后發(fā)展的重要變量。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7月30日- 8月1日 2025全數會工業(yè)芯片與傳感儀表展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在線研討會】普源精電--激光原理應用與測試解決方案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推薦專題
- 1 從技術狂歡到安全合規(guī) :2025上半年自動駕駛融資進入“場景閉環(huán)”新周期
- 2 智駕技術戰(zhàn):特斯拉、華為、理想、小鵬和比亞迪,誰才是未來?
- 3 最嚴輔助駕駛新規(guī),兩部門再劃監(jiān)管、宣傳紅線
- 4 一文看全:中國智能電動部件企業(yè)“圍攻”慕尼黑
- 5 名爵翻身把歌唱?搭載半固態(tài)電池,全新MG4大定39分鐘破萬
- 6 ADS 4推送在即,華為乾崑憑什么率先奪下L3的“橋頭堡”?
- 7 尚界新車16.98萬起!鴻蒙智行“四界”齊發(fā),第二階段拼什么?
- 8 今年已過3/2,新勢力們的銷量目標還不到一半
- 9 “紅!笔袌鲆廊挥行隆盎印,2025成都車展重磅SUV全面看
- 10 輔助駕駛出海、具身智能落地,稀缺的3D數據從哪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