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百度們的末端配送機器人能否解決豐巢“5毛錢”的問題?
“最后500米”由機器人來跑完
“機器人其實是另一種解決思路。有了機器人,相當于用戶樓下有了一位可以隨時聽從用戶召喚的快遞小哥。這位小哥不僅可以免費幫你把包裹送到家門口,你還可以挑選自己方便的送達時間!
對比目前人工的配送的方式,機器人確實可以做到解決“最后500米”的問題。并且在解決“配送服務與需求”的矛盾之外,機器人能做的不僅僅是快遞小哥,比如在疫情期間它還承擔了消毒、清潔的工作,又或是在平時它也能變身一個移動的廣告載體。
這種多維度的“復利效應”或許會成為未來市場選擇的關鍵原因。
“相比于干線物流,當前末端配送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仍然不高。面對龐大的末端市場,需要人工智能公司與平臺方、地產物業(yè)共同來服務,提升C端的服務體驗!盰OGO ROBOT告訴“智能相對論”,行業(yè)對于C端市場其實充滿期待,卻并不盲目。
“末端配送只是一個開始,它的本質是通過機器人的移動能力,實現(xiàn)場景的服務需求。新技術不僅需要在場景中不斷融合,還需要快速適應場景不斷新生的需求!
蘇寧、京東也好,阿里、百度也好又或是專注于配送機器人的YOGO ROBOT也好,他們都在加速無人配送的落地,在大方向上行業(yè)有著高度的一致性,他們認為“所有C端足夠大的B端業(yè)務,最終都會往基礎設施去發(fā)展的,只是它必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畢竟機器人不僅涉及硬件,還包括電子、軟件、生產……它是一個極其龐大的鏈路。它需要的是人工智能公司在一個至少以十年為周期的生命維度里,不斷創(chuàng)新與開拓。
回到此次豐巢的事件當中,即便有所退讓,但最終快遞柜還是走向了收費,豐巢所表現(xiàn)出態(tài)度依然是“硬”,所支撐豐巢能夠如此“硬”的原因也是目前市場沒有顯著的可替代解決方案。
豐巢挾“效率”以令“快遞”,短期內確實能做到有恃無恐,因為不管你同不同意,收件人在末端配送這一環(huán)節(jié)越來越在失去話語權,快遞公司更加不愿犧牲“效率”,不過這個時間可能也不會太長了。
像行業(yè)內部都認為,在未來2-3年內,機器人與智能柜、無人零售等更多的樓宇配套設備打通,也將成為末端智能化的一部分。在5-10年里行業(yè)將會去解決不僅限于室內的配送問題。
由機器人開啟的末端配送,你會期待嗎?
總結
豐巢就像以前矗立在家門口的一個個“信箱”,在信件被網絡“干掉”后,郵箱自然而然的就消失了。雖然包裹顯然不會被“干掉”,但是豐巢并不能完美解決配送需求,加上這種“不討好”的操作,這才引起了廣泛的社會討論。
當下無人配送也許不能解決豐巢與市場的矛盾,但至少讓“痛點”找到了解決方案。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