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不在關稅政策上“收手”,美股恐跌入熊市
評一周車股,察百態(tài)車市。
“我去年一年在美股賺的錢,在特朗普上任后,一個月就給干沒了。”
在聊到最近美股走勢時,朋友對我吐槽美股市場近段時間持續(xù)低迷,而主要原因在于特朗普亂揮關稅大棒。
3月6日晚,美股周四低開,科技股普遍下跌。道指跌410.44點,跌幅為0.95%,報42596.15點;納指跌338.87點,跌幅為1.83%,報18213.86點;標普500指數(shù)跌77.68點,跌幅為1.33%,報5764.95點。
可以看出,特朗普貿易戰(zhàn)的不確定性令市場情緒低迷。
分析師警告稱,除非股市跌到一定程度,例如進入熊市,特朗普才有可能調整其關稅政策。
就在過去兩年,美股市場表現(xiàn)強勢,投資者原本期待特朗普重返白宮后牛市能夠延續(xù),他們相信特朗普承諾的放松監(jiān)管和減稅等政策有利于經濟,股市也一度受到了提振。但隨著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落地,美股已基本回吐了美國大選后的全部漲幅。
BCA研究公司表示,除非美股有進入熊市的風險,否則特朗普不太可能僅僅為了投資者利益而讓步。該研究公司稱,這意味著在特朗普改變政策之前,股市可能還需再跌15%,即標普500指數(shù)從2月中旬創(chuàng)下的峰值下跌約20%,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區(qū)域。
BCA研究公司首席地緣政治策略師Matt Gertken表示,特朗普對市場波動的容忍度向貿易伙伴釋放了一個信號,即他在關稅問題上態(tài)度堅決。
就在3月3日,特朗普宣布對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25%關稅,次日即生效,打破了市場對貿易談判緩和的預期。值得一提的是,自《北美自由貿易協(xié)定》頒布以來的三十年里,這三個國家的經濟已經深度融合。
而加拿大和墨西哥迅速宣布對美商品反制關稅,此舉也導致美股三大指數(shù)當日尾盤集體跳水,標普500指數(shù)單日跌幅達1.76%,納指暴跌2.64%,科技股成為重災區(qū)。
英偉達重挫8.69%,股價報收于114.06美元,創(chuàng)年內新低,市值縮水至2.78萬億美元,與其在1月6日創(chuàng)下的3.66萬億美元峰值相比,縮水約9000億美元。
時間拉長來看,2025年以來,英偉達累計跌幅達15.06%,目前股價回落至2024年9月的水平,即美國總統(tǒng)大選前的價格。
與此同時,英偉達的看跌期權持倉激增,野村證券數(shù)據(jù)顯示,行權價在115至130美元之間的合約已導致交易商負向Gamma值積累。隨著交易商重新平衡頭寸,或將進一步加劇價格波動。
“英偉達這波股價暴跌,大概率預示美股科技股走向。”
這背后更深層的焦慮跟美國芯片出口政策有關,當前全球科技巨頭都在瘋狂囤積AI芯片,但特朗普政府有可能出臺新的芯片禁令,英偉達股價自然受到沖擊。
“系好安全帶吧,因為更多的波動即將到來。”Freedom Capital Markets首席全球策略師Jay Woods表示。
“科技股七巨頭”之一的特斯拉同樣受到重創(chuàng),這家電動汽車公司的股價從2024年末的高點下跌了45%。
從美國總統(tǒng)大選到去年12月中旬期間,該公司市值幾乎翻了一番,因為投資者押注馬斯克將從他與特朗普的密切關系中受益。但2025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從最高超過424美元/股(約合人民幣3080元/股)已累計下跌超35%,市值蒸發(fā)48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19億元)左右。
盡管如此,本月初馬斯克還在X上喊出了雄心勃勃的口號,"我認為特斯拉在5年內實現(xiàn)1000%的收益是可能的,這需要出色的執(zhí)行力。"
在1月底發(fā)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中,特斯拉報告其汽車收入同比下降8%,營業(yè)利潤也下滑了23%。該公司指出,Model 3、Model Y、Model S和Model X等車型的平均售價下降是導致業(yè)績下滑的主要原因。
此外,特朗普政府新實施的關稅政策也可能對特斯拉造成了影響。這些關稅適用于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商品和材料,而特斯拉的一些關鍵供應商就位于這兩個國家。
不過,特斯拉最近股價下跌不僅僅與該公司自身情況有關。馬斯克在特斯拉之外的政治立場與出格言行顯然也產生了負面影響。
市場還在持續(xù)關注特朗普貿易戰(zhàn)的影響。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在特朗普政府發(fā)動關稅戰(zhàn)之后,所有價值超過800美元的中國商品將受到影響,其中全球鋼鐵和鋁也將在3月12日面臨25%的關稅。
美國汽車制造業(yè)最可能遭受重創(chuàng),原因是汽車組裝完成前,零部件要多次穿越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邊境。金融分析機構TD Economics表示,受進口稅的影響,美國汽車平均價格可能上漲3000美元。
在市場連續(xù)因關稅戰(zhàn)陷入波動之后,當?shù)貢r間3月5日,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特朗普決定,給予福特等三大汽車制造商為期一個月的關稅豁免,對其通過美墨加協(xié)定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汽車產品免除25%的進口關稅。
對此,福特公司當天發(fā)表聲明稱:“作為美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商,我們感謝特朗普總統(tǒng)支持行業(yè)發(fā)展,豁免遵守《美墨加三國協(xié)議》的汽車公司。”
美國股市隨即出現(xiàn)反彈,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飆升近500點。也有貿易人士認為,關稅豁免只能起到暫時的緩解作用。
就在當?shù)貢r間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聯(lián)席會議上發(fā)表講話時重申將于4月2日開始征收對等關稅時,除了加拿大和墨西哥外,特朗普提到了歐盟、巴西和印度,但未曾提到日本。
業(yè)內人士表示,日本國內目前(對關稅問題)較為緊張。
“實際上日本在地緣政治等問題上同特朗普政府并非意見統(tǒng)一,但是可以看到,日本從未公開進行評論,想法就是盡量靜悄悄地、竭力避免特朗普對日本加征關稅。”
同時,如果4月2日特朗普政府對其他經濟體加征關稅而不對日本征稅,這甚至有可能利好日本相關車企。
1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每10家日本公司中就有近9家預計特朗普的政策會損害公司業(yè)務。其中,72%的公司認為特朗普的貿易戰(zhàn)略,包括更多的關稅是最不利的因素。
日本智庫大和綜合研究所則預計,即使不考慮可能針對日本征收的關稅,美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摩擦也會在兩到三年內將日本4.2萬億美元的經濟削減1.4%。其中,汽車產業(yè)尤為重要。日本是美國第二大汽車進口國,僅次于墨西哥,每年向美國運送約150萬輛汽車,價值400億美元左右。
日本地緣經濟研究所新興技術負責人Makoto Shiono表示,隨著中國在電動汽車方面的創(chuàng)新占領了日本車企在其他亞洲市場以及中國市場的傳統(tǒng)地位,豐田、本田及其同行對美國銷售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大。
“他們沒有B計劃或C計劃來避免美國的關稅。”他說。
如果日本能成功躲過關稅,也就是特朗普不對日本加征關稅,只對歐盟等經濟體征稅,這一政策將利空德系高端汽車,在德國生產的寶馬、奔馳等汽車或面對25%的關稅,但在日本生產的雷克薩斯則享受豁免,目前雷克薩斯對美出口每年約40萬輛,主要都是豪華車,如果關稅只針對歐洲車的話,就可以在美國市場趁機把奔馳寶馬干掉。
總的來說,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通過供應鏈斷裂、成本轉嫁、地緣施壓三重機制沖擊全球汽車業(yè),短期內將導致價格飆升、利潤縮水和市場波動,中長期或引發(fā)制造業(yè)回流與貿易規(guī)則重構。車企需應對供應鏈韌性挑戰(zhàn),而消費者將承受成本上升與經濟滯脹的雙重壓力。
注:圖片部分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
原文標題 : 一周股評|特朗普不在關稅政策上“收手”,美股恐跌入熊市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