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慧生物闖關港股:如何突圍價格戰(zhàn)?
近期,生物制藥公司中慧生物(H02086.HK)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公司主要從事新疫苗產品的研發(fā),報告期內(2023年至2024年1至9月),公司的全部收入來自首款商業(yè)化產品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下稱“四價亞單位疫苗”),實現的收入分別為:5216.8萬和2.17億元,但公司尚未實現盈利,各期對應的凈虧損分別為:4.25億元和1.68億元。
證券之星了解到,有別于當前國內已上市的三價、四價流感疫苗,中慧生物擁有國內首款且唯一獲批的四價亞單位疫苗,公司稱,其相較傳統(tǒng)病毒裂變疫苗的優(yōu)勢在于保護全面、組分抗原純度高、不良反應風險低等。但公司的疫苗價格也遠高于其他品牌的流感疫苗。
有業(yè)內人士曾表示,不論是裂解疫苗,還是亞單位疫苗,都是合格的流感疫苗,對一般人群而言,疾控中心的疫苗接種指南對這些疫苗沒有特別推薦。此外,伴隨著當前流感疫苗價格越來越卷,走“高端”路線的中慧生物能否獲得市場青睞仍待時間的檢驗。
01. 疫苗市場內卷,高端疫苗面臨挑戰(zhàn)
流感疫苗一般可分為全病毒滅活疫苗、裂解疫苗、滅活亞單位疫苗、減毒活疫苗、重組疫苗及mRNA疫苗。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流感疫苗為裂解疫苗,這類疫苗既有足夠好的免疫原性,不良反應也小,安全性高,一般適用于大多數人群。截至2025年1月15日,國內包括已上市的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共19種,其中裂解疫苗合計16種。
中慧生物研發(fā)的四價亞單位疫苗是在裂解的基礎上,去除病毒內部蛋白,僅保留純度較高的HA和NA抗體,中慧生物認為,該產品能夠提高安全性并顯著降低副作用。招股書顯示,中慧生物于2023年9月啟動對該款產品的商業(yè)化,2023年和2024年1至9月,公司收入為0.52億元和2.17億元,收入增長迅速。
但證券之星注意到,亞單位疫苗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早在2010年4月,中逸安科研發(fā)生產的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孚洛克就獲得了國家藥監(jiān)局的批準。此外,四價與三價的區(qū)別在于,四價流感疫苗在三價流感疫苗的保護基礎上(通常為H1N1及H3N2和乙流中的Victoria)新增了Yamagata系病毒抗原。
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布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3-2024)》中提到,2020年3月至今,全球幾乎未再監(jiān)測到自然流行的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株,引起流感季節(jié)性流行的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亞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系。另據界面報道,2024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建議移除乙型Yamagata系病毒,這一調整可能讓三價流感疫苗重新回歸市場主流。依據國家疾控中心發(fā)布的《流感疫苗接種指南(2023-2024)》,對于有接種流感疫苗需求的人群,并無優(yōu)先推薦的特定疫苗種類。
另外,國內的流感疫苗在收費模式上主要分為兩類,其中第二類疫苗需接種者自行承擔費用。證券之星調查發(fā)現,中慧生物的四價亞單位疫苗,每劑次定價約339元;與之對比,科興生物、華蘭生物、長春生物等企業(yè)生產的四價流感裂解疫苗,每劑次價格約108元。二者同為四價流感疫苗,價格卻相差超過三倍。
當前,國內流感疫苗價格越來越卷,2024年上半年,國藥集團旗下三大所、北京科興、華蘭生物、金迪克等公司相繼宣布下調流感疫苗價格,在此背景下,面對更多的可選擇性和更低的價格,受種者是否愿意花更多的錢去接種不良反應機會小一些,同時還是四價的亞單位疫苗,也許需要進一步權衡。中慧生物亦在招股書中稱,倘若我們的投標價格太高,可能無法中標。即便中標,若多家廠商中標且我們產品價格高,接種者可能選低價產品。作為二類疫苗,即便無競品,接種者也可能因價格貴而不接種。
02. 資金壓力大,研發(fā)支出下滑超10%
招股書顯示,中慧生物近年持續(xù)虧損,其中攀升的費用侵蝕著公司的利潤。2023年,公司銷售開支為5543.3萬元,超出當年5216.8萬元的總收入,2024年前九個月,公司銷售開支破億,達1.15億元,占當期收入的53%,同比大幅增長329.2%。中慧生物解釋稱,公司于2024年加大產品推廣力度,擴大在各大城市的市場覆蓋率及滲透率。招股書顯示,其四價亞單位疫苗已在30個省份完成市場準入,并在地方采選中被1100家區(qū)域疾控中心選用。
與此同時,截至2023年末,公司因退貨權產生的退款負債1330萬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退款負債大幅上升為7170萬元,9個月內,公司新增退款負債5840萬元。
證券之星注意到,2023年和2024年1至9月,中慧生物分別生產了120萬劑和180萬劑的四價亞單位疫苗,但產能利用率均不理想,分別為:30.2%和61.0%。公司生產的四價亞單位疫苗并沒有實現全部銷售,除了部分產品被退貨外,公司另對存貨進行了減值撥備,2023年和2024年1至9月,公司存貨撥備分別為:4610萬元和2070萬元,對于2023年取得重大存貨減值撥備的原因,公司稱,其于2023年才開始四價流感病毒亞單位疫苗的商業(yè)銷售,缺乏歷史數據以準確預測四價亞單位疫苗的適銷性;公司于2023年9月下旬啟動銷售,這對于流感季節(jié)而言已經偏遲;生產過剩流感疫苗的業(yè)內標準慣例,以使疫苗生產商能更好地應對不時之需。
短期來看,中慧生物的收入仍來自旗下唯一一款已商業(yè)化四價亞單位疫苗,另一款核心產品凍干人用狂犬疫苗仍處于在研階段。在國內市場中,中慧生物不僅要面對傳統(tǒng)裂解疫苗的競爭,在四價亞單位疫苗市場中,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也已經入局,2024年4月,其在研產品已處于一期階段。而在國外市場中,截至2025年1月15日,獲FDA批準的流感疫苗有22種,其中包括4種三價滅活亞單位疫苗、2種四價滅活亞單位疫苗,這也意味著,在國外市場中,公司的四價亞單位疫苗不再具備差異化優(yōu)勢。
不過公司招股書中仍表示,計劃開拓海外市場。為了支持市場開拓,中慧生物一號生產園區(qū)內的第二條流感疫苗生產線正在進行工藝驗證,預計將于2026年前開始生產,公司還計劃建設二號及三號生產園區(qū)購買廠房及設備等,大量的支出需要持續(xù)的資金支持。報告期內,中慧生物的流動負債凈額分別為3.16億元及2.57億元,截至2024年1至9月,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1.15億元,公司稱,其面臨流動性不足的風險。
證券之星了解到,在此次沖刺港股前,中慧生物曾計劃在科創(chuàng)板IPO,此后在2023年9月,公司主動撤回了向上交所科創(chuàng)板作出的申請。由于科創(chuàng)板對未盈利企業(yè)的審核趨嚴,公司在科創(chuàng)板上市的審核結果充滿不確定性,且在當前資金壓力下,改道港股的融資進程或許能夠更快推進。
另外在報告期內,公司研發(fā)支出也呈現一定程度的下滑,2024年1至9月,公司研發(fā)支出為1.43億元,同比下滑13.5%,公司解釋稱,主要由于材料成本以及試驗及測試開支減少。(本文首發(fā)證券之星,作者|吳凡)
- End -
原文標題 : 中慧生物闖關港股:如何突圍價格戰(zhàn)?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