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剝離汽車業(yè)務,成立獨立公司,想要干什么?
前幾天,關于華為要打包出售車BU,長安接盤的消息,終于迎來了確定消息。
華為并不是打包出售車BU,而是將汽車業(yè)務剝離,成立一家新公司,獨立運營,然后長安汽車成為投資方入股。
簡單的來講,華為車BU獨立出來,成為了家新公司了,市場化運作,而長安會入股,甚至接下來會有更多的車企入股……
那么問題來了,華為為何要將汽車業(yè)務剝離出來呢?
一、目前車BU業(yè)務只賺吆喝不賺錢。
2023年上半年,車BU營收只有10億元左右,而2022年全年營收只有20.77億元,只占華為總營收的0.3%。
車BU或許也是華為唯一虧錢的大業(yè)務,并且虧的不少,據(jù)稱目前投入已經(jīng)超過200億,在當前這種情況之下,對華為而言壓力也較大。
獨立運營,市場化運作,也是為了讓車BU業(yè)務,能更好的活下來,華為這邊不再供血,實現(xiàn)雙贏。
二、華為需要抓緊時間,做大做強汽車業(yè)務,時間不等人
以前的模式之下,整個車BU屬于華為的業(yè)務組成部分,華為需要尋找合作伙伴來與華為合作,導致很多車企有點猶豫不決。
但現(xiàn)在獨立出來后,屬于家獨立公司,其它車企均可以入股這家公司,那么華為的這一套技術,相對可以放心大膽的使用了,因為只要參與進來,那么它也是自己家公司的技術啊。
通過這種方式,華為汽車業(yè)務,可以綁定眾多的車企,大家一起發(fā)力,迅速將市場做大,畢竟時間不等人,余承東之前就說過,發(fā)展窗口期就這么兩三年,錯過了汽車業(yè)務就和華為沒關系了。
當然,獨立運作模式之下,對于華為,對于一些想要和華為合作的車企而言,都是雙贏,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
比如華為的門店就這么大,如果合作10個品牌,10款車,這些車怎么擺?然后相互之間的競爭又是什么樣的,都是抱華為大腿,要雨露均沾,怎么個分法?
再比如,汽車業(yè)務最重要的人就是余承東,那一句遙遙領先就是最好的宣傳。而余承東又負責華為的消費者業(yè)務,又負責汽車,接下來他會不會到獨立公司去?那手機業(yè)務呢?
這些問題,就看接下來具體的動向了,畢竟現(xiàn)在還只是簽了一個合作備忘錄,具體的細則還沒有。
原文標題 : 華為剝離汽車業(yè)務,成立獨立公司,想要干什么?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小鵬首款增程車曝光,大空間SUV要搶理想地盤?
- 2 想買SUV的再等等,下半年即將亮相4款全新SUV,個個都看點十足!
- 3 更傳統(tǒng)的新勢力SUV來了!小鵬G7上市定檔,價格會有驚喜?
- 4 "尚界"登場:華為與上汽的這張新牌怎么打?
- 5 北京跑出未來獨角獸:做智能駕駛,份額全國第一
- 6 下半年高端電車又有五款新選擇,其中一款等到年底都不一定能提車
- 7 獨家 | 江鈴福特并入長安福特,從此只有“一個福特”
- 8 新勢力6月戰(zhàn)報:誰在領跑?
- 9 19.58萬起售的小鵬G7,能否給火爆的小米YU7“降降溫”?
- 10 美洲車市 |巴西2025上半年:比亞迪銷售5萬臺,坐穩(wěn)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