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尬吹的年代,人工智能都落地了些什么?
社會價值巨大的AI醫(yī)療以及更廣闊的天地
當然還有不得不展開說一下的百度AI眼底篩查一體機。
目前,中國有糖尿病眼底病變患者2700萬人,青光眼1600萬,黃斑病的患者有3000萬,這些疾病后期都有失明風險,在中國,幾乎每分鐘就有一個人失明。
百度AI眼底篩查一體機最大的特點是幫助患者快速篩查包括青光眼、黃斑病、糖尿病眼底等多種眼底疾病,提早預防致盲風險。經過嚴謹的測試,一體機能在10 秒中完成結果分析,準確率達雙 94%,相當于有多年臨床經驗的眼科專家,它能夠把頂級的眼底篩查能力賦能給基層。
百度AI眼底篩查一體機在廣東肇慶等多個地區(qū)進行落地使用,它最大的意義是能夠在更基層、更偏遠、眼科醫(yī)生目前無法觸達的地方去幫助病患進行篩查。如果真能緩解中國醫(yī)療資源分布嚴重不均的問題,這又是一個復雜、影響深遠又前景廣闊的應用領域。會上李彥宏宣布,百度將向500個貧困縣醫(yī)療點捐贈 AI 眼底篩查一體機,幫助5600萬風險人群避免失明。
人工智能在醫(yī)療領域的應用有非常大的社會價值。除了百度,騰訊、谷歌、IBM等大公司也都尤為看重。
比如IBMWatson對肺癌治療建議匹配度達96%,超過了大部分專家級醫(yī)生;騰訊的AI醫(y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在今年發(fā)布了乳腺腫瘤篩查AI系統(tǒng),首次在國內利用人工智能實現了乳腺腫瘤的良惡性判別,并自動生成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tǒng)(BI-RADS)分級報告。
綜合來說,人工智能在醫(yī)療行業(yè)里,除了醫(yī)美、齒科等機構可以基于購買進行精準營銷,其更大的意義在于數據驅動的輔助診斷、醫(yī)療圖像分析、提高篩選生物標志物速度以進行藥物有效性預測評估等等,通過應用開發(fā)虛擬篩選技術,通過機器學習模型預測分析藥物構效果、關系,取代或者增強傳統(tǒng)的高容量篩選過程,大幅度提高生物標志物的篩選速度及成功率,顯著縮短新藥研發(fā)周期,降低新藥研發(fā)的失措成本。
(圖片來源:IBM官網)
不知不覺中,人工智能已經滲透了商業(yè)與生活的各種罅隙。
“人工智能,將會成為未來5-10年里影響手機行業(yè)競爭格局的最關鍵因素之一!比A為消費者業(yè)務總裁余承東認為,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無AI不手機。小米MIX2、小米6X以及華為P20系列、榮耀10、OPPO R15、vivo X21等都加入了AI技術。
機器人客服“阿里小蜜”去年雙11當天承擔95%的客服咨詢,機器智能推薦系統(tǒng)在雙11當天生成超過567億個專屬貨架,AI設計師“魯班”在雙11期間設計4.1億張海報,阿里云華北數據運維中心機器人,接替了運維人員30%的重復性工作。
京東無人倉內的揀貨機器人配備了視覺傳感器,可以判斷傳送帶上是一袋話梅還是一部手機,而通過視覺加算法,機器人也可以準確判斷商品的重量和位置深度。
曠規(guī)科技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智慧安防解決方案,可廣泛應用于規(guī)頻監(jiān)控、入侵告 警、出入口控制、門禁、電子巡更、聯網告警等主要安防領域,有效解決公安、海關、 機場、鐵路等政府安全相關機構對可疑人員身份確認、實名制認證、人臉電子圍欄、 重點人員布控告警等實戰(zhàn)訴求。
……
根據《中國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應用白皮書》,從定量的角度,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在中國產生10萬億元的產業(yè)帶動效益。
而從當下的應用情況來看,這絕不是一個妄想,而真的是一個共同努力、積極發(fā)展的廣闊天地。
現有人工智能在各行業(yè)的應用場景總結如下:
文/亞瀾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