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一線排名下滑的根源和應對
4
再來看另一項重要的人口活躍度問題。
2022年城市商業(yè)魅力排行榜中,青島在“城市人活躍度”這一維度的名次下滑至全國24位。
這也意味著,青島對年輕人的吸引力遠不及其他新一線城市,以及部分二線城市。
先從青島的人口結構說起。
從勞動力人口結構看,七普數(shù)據(jù)顯示,青島全市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552097人,占15.41%;15-59歲人口為6476976人,占64.31%。
也就是說,青島勞動年齡人口規(guī)模正處于下降通道。
此前澤平宏觀發(fā)布的“一線城市95后人才流入流出TOP10城市”和重點二線城市95后人才流入流出TOP10城市”中,均沒有青島的身影。
對人口活躍度低,也就是對年輕人吸引力不足,年輕人少,城市活力自然低。
夜經(jīng)濟是城市活力最真切的體現(xiàn)。青島一直被“沒有夜生活”所詬病。
青島的夜間活躍度指數(shù)在全國排第24,沒有根深蒂固“夜文化”的青島,本來擁有得天獨厚優(yōu)勢的青島,卻陷入了“木桶效應”——
本該錦上添花的酒吧,成了“有名無實”的存在;燈光秀只能引起外地游客駐足……
不僅如此,青島的基礎設施配套也并沒有跟上城市擴張和消費升級的步伐。
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1年9月份,全國總計有電影院14235家,青島以97家排在全國第24名。
此外,青島通勤空間半徑僅為25公里,遠低于特大城市平均通勤半徑31公里,排名特大城市通勤空間半徑的倒數(shù)第一。
高昂的生活成本,擁堵漫長的通勤成本以及城市“生活便利”配套性低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青島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未來,大城市的優(yōu)勢或競爭力取決于城市作為一種場景,吸引消費者前來生活與工作的能力”。
對于青島而言,當年輕人成為消費主力,抓住了年輕人,無疑就是抓住了城市活力。
原文標題 : 青島新一線排名下滑的根源和應對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