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中國車市只有三條“護城河”
導語
Introduction
比亞迪的規(guī)模效應,華為的智能化,小米的營銷。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崔力文
編輯丨王 越
此刻,2024年已經(jīng)臨近尾聲。
如果要用幾個詞形容即將過去這365天的中國車市,我給出的答案儼然集中在:顛覆與魔幻。
顛覆的是原有傳統(tǒng)燃油車時代的格局,隨著電動化轉(zhuǎn)型浪潮的不可逆轉(zhuǎn),舊王謝幕新王登基正在悄然發(fā)生,而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處境與聲勢,也發(fā)生了徹底地對調(diào)。
魔幻的更多是整個大盤看似欣欣向榮,在多方利好的助推下銷量數(shù)據(jù)屢屢創(chuàng)下新高,終端消費者的購車熱情還在被不斷地激發(fā)出來,但站在大多數(shù)主機廠的角度,卻聽到的是怨聲載道、叫苦連連,甚至連活著都成了問題。
總之,表面的光鮮亮麗與背后的冷暖自知,形成了愈發(fā)鮮明且諷刺的對比。毫不夸張地說,眼下正處在最為關鍵的十字路口。對于所有留在牌桌上的參與者,何去何從全憑自己折騰與選擇。
而最近,聽到一段頗為有趣的觀點:“目前,中國車市只有三條不可撼動的護城河,比亞迪的規(guī)模效應,華為的智能化,以及小米的營銷。”
對此,由衷的深表贊同。至于什么才是“護城河”?簡單直白來講,就是一家車企最為突出的長板,短時間內(nèi)幾乎不可能有人能夠追上或趕超。接下來的篇幅,更想分別就上述三部分展開聊聊。
首先,便是比亞迪的規(guī)模效應。
剛剛過去的11月,這位“大魔王”的銷量再次邁過了50萬輛大關。按照如今的架勢,12月繼續(xù)突破50萬輛板上釘釘,反觀全年注定會達到423萬輛以上。
順勢,再拋出一個冷知識,作為合資品牌的在華巔峰,大眾集團2019年時包含了旗下所有品牌以及進口車業(yè)務,總銷量恰好達到423萬輛。換言之,今年的比亞迪即將用明晃晃的成績單,翻過又一座曾經(jīng)望而卻步的高山。
那明年呢?按照這位長期以“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導者”自居選手的決心與野心,總感覺至少500萬輛打底,也就是試圖占據(jù)中國車市四分之一的“江山”。
而在越來越強大的規(guī)模效應下,你會發(fā)現(xiàn)比亞迪在技術研發(fā)、生產(chǎn)制造、成本管控、推新節(jié)奏、賺錢效率等等維度的優(yōu)勢,會繼續(xù)肉眼可見以較為恐怖的速度所提升。
回頭來看,其掌舵者王傳福為什么敢說出那句:“當下是快魚吃慢魚的時代,不是大魚吃小魚的時代,一家車企如果在未來3-5年沒沖上去,就徹底沒機會了。并且未來3-5年,中國車市整體或不同細分板塊,還會持續(xù)開打價格戰(zhàn)。”
顯然,像是滾雪球般仍在變大的“規(guī)模效應”,便是他心中最為充沛的底氣,尤其是在20萬元以下的細分市場,比亞迪在馬太效應不斷加劇之下,正在變得幾乎無法戰(zhàn)勝。
其次,則是華為的智能化。
關于該部分,只想一個例子。全新嵐圖夢想家,在搭載了華為乾崑智駕ADS 3.0和鴻蒙座艙后,迅速從老款的不溫不火到直接突出重圍,周上險數(shù)甚至超過了2000輛,大有一副高端MPV市場攪局者的架勢。
而銷量的上漲,雖然不能說全是華為的功勞,但在我看來卻占據(jù)了很大一部分原因。畢竟,隨著行業(yè)的向前發(fā)展,成熟的智能化體驗在購車用戶選擇過程中占據(jù)的權重,還在不斷地提升。
也恰恰基于這樣的背景,“但凡自己做不好,那就投身強者的懷抱”已然成為中國車市不可逆轉(zhuǎn)的主旋律。
全新嵐圖夢想家的爆火,儼然刺激了許許多多猶豫不決的圍觀者?v使曾經(jīng)多么的嘴硬,到頭來還是不得不選擇把“靈魂”交給華為。
不為別的,只因真香。
無獨有偶,單論高階輔助駕駛,身為媒體小編試駕過的產(chǎn)品多達數(shù)款,很負責任地說“華為系”車型的綜合體驗確實是最好的。而其在智能化上砸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樣是其它主機廠難以比擬的。
更為重要的是,評判智能化的好與壞,除了功能本身的成熟度,實際上中國車市正在大打特打一場所謂的“心智戰(zhàn)”。華為通過各種手段的瘋狂洗腦,完完全全位于中國車市占據(jù)了主導地位。
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華為的分量還在加重。
再者,還有小米的營銷。
借用京東CEO劉強東名場面中的警告:“不要跟雷軍比營銷,能把小米手機賣成幾百億,絕對不是一般人。”此刻,同樣想送給在座的汽車同行們。
過去幾年,許許多多的品牌叫囂著要圍剿特斯拉Model 3,可到頭來發(fā)現(xiàn)能夠和它掰掰手腕的只有單月交付量穩(wěn)定突破2萬輛的小米SU7。
外觀設計足夠吸睛,整體配置沒有犯錯,最終定價較為合理,無疑都成為了熱銷背后的“催化劑”。
除此之外,還有很大一部分的誘因集中在:“雷軍實在太會營銷了,給這款產(chǎn)品帶來了很多的附加值,讓它可以真正意義上的做到出圈。”
最終,小米SU7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即便截至目前全系版本的提車周期仍維持在20周以上,也就是5個多月,但依舊阻擋不了訂單的爆棚。
殊不知,就在本周一,工信部再次發(fā)布了又一期新車目錄,千呼萬喚始出來,小米旗下的第二款產(chǎn)品YU7赫然在列。瞬間,各大社交平臺鋪天蓋地都是它的消息,甚至夸張到登上了微博熱搜。
很快,引來了雷軍的親自吆喝:“今天,工信部官網(wǎng)公示了小米汽車全新SUV車型小米YU7,預計明年六七月正式上市。為什么這么早公示?我們希望YU7測試車可以盡早拆除重偽裝,有助于我們做更全面、更細致的長時間大規(guī)模測試,來確保產(chǎn)品質(zhì)量,做出更好的產(chǎn)品。”
字里行間,透露出小米YU7的節(jié)奏不會很快。
一天以后,針對外界對于其叫法上的巨大爭議,雷軍再次下場澄清:“很多人問YU7如何讀?就直接讀 Y-U-7。等發(fā)布的時候,我們再詳細解釋為什么這樣命名。”
看似不經(jīng)意的回答,卻又讓懸念感拉滿。
作為旁觀者,不禁感慨:“對于小米汽車以及整個團隊來說,擁有這樣一位懂營銷且愿意親力親為的老板,究竟是何其幸事。尤其身處在一個產(chǎn)品愈發(fā)同質(zhì)化的時代,往往誰會吆喝誰好賣車。”
而這種十分隱性的“護城河”,往往難以復制。對于其它主機廠來說,或許你可以照貓畫虎模仿雷軍的操作,但絕對學不會背后的精髓……
原文標題 : 聽說,中國車市只有三條“護城河”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圖片新聞
最新活動更多
推薦專題
- 1 小鵬首款增程車曝光,大空間SUV要搶理想地盤?
- 2 想買SUV的再等等,下半年即將亮相4款全新SUV,個個都看點十足!
- 3 更傳統(tǒng)的新勢力SUV來了!小鵬G7上市定檔,價格會有驚喜?
- 4 "尚界"登場:華為與上汽的這張新牌怎么打?
- 5 北京跑出未來獨角獸:做智能駕駛,份額全國第一
- 6 下半年高端電車又有五款新選擇,其中一款等到年底都不一定能提車
- 7 獨家 | 江鈴福特并入長安福特,從此只有“一個福特”
- 8 新勢力6月戰(zhàn)報:誰在領跑?
- 9 19.58萬起售的小鵬G7,能否給火爆的小米YU7“降降溫”?
- 10 美洲車市 |巴西2025上半年:比亞迪銷售5萬臺,坐穩(wěn)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