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少妇白浆高潮无码免费区,小污女小欲女导航,色欲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亚洲,欧美,日韩,综合

侵權投訴
訂閱
糾錯
加入自媒體

理想ONE隱瞞改款事件,欺詐or誤導?老車主抱團發(fā)聲

2021-06-03 10:43
汽車相對論
關注

2021款理想ONE上市之后,就引爆了各方輿論,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兩種極端的聲音,老車主們怨聲載道,自稱被割了韭菜,當了冤大頭;吃瓜群眾們直呼新款真香,鄙視老車主太“酸”了。同時,理想汽車和李想本人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

時至今日,理想官方并未就此事發(fā)聲,而理想ONE的老車主們也沒有坐以待斃,5月30日,老車主們正式聯(lián)名對理想汽車提起訴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夜之間,粉絲成為了維權車主,與昔日最為信任的品牌對簿公堂。

老車主發(fā)聲

相關媒體就此事連線了受害者之一,也是維權車友群的代理律師錢先生。根據(jù)錢先生介紹,目前其所在維權車友群有500位車友,分布在全國各地,都是2020款理想ONE的車主,絕大多數(shù)是在2021年3-5月下單購買的車輛,F(xiàn)在已經(jīng)收集到了非常多理想汽車欺瞞誤導消費的相關證據(jù)。

圖片來源:搜狐汽車E電園

圖片來源:搜狐汽車E電園

圖片來源:搜狐汽車E電園從老車主們和銷售對話的截圖中,不難看出,其實2021款理想ONE上市之前,有很多老車主已經(jīng)在不同的渠道獲得了新款即將上市的消息,不過銷售們的口徑相當一致,全部矢口否認,稱小道消息都是空穴來風。而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理想ONE并沒有展出新款車型,這記助攻對于老車主們無疑是吃了一劑定心丸。萬萬沒想到,理想汽車自上至下串通一氣,上演了一出“空城計”!

不到一個月變舊款,轉(zhuǎn)手賠7W!

車展上沒有展出新車并沒有耽誤新車上市的正常運行,2021款理想ONE的“橫空出世”,打了老車主們一個措手不及。新款在只增加了1萬元的基礎上,升級了包括輔助駕駛芯片等核心部件,并且不能通過整車OTA升級到老款車型上。這樣的所作所為是不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不得而知,但是用毫無底線來形容理想汽車并不為過。有位剛剛“滿月”的老車主直言,臨牌還沒摘,半箱油都沒燒完,賣二手就要賠7W,現(xiàn)在腸子都悔青了!其他理想ONE的老車主們表示,因為理想ONE本身就是新興的國產(chǎn)新能源品牌,身邊的家人、朋友對購買理想汽車都是持反對意見,而他們力排眾議,放棄了BBA,選擇理想ONE,如今,不但被理想割了韭菜,還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屢遭禁言,老車主抱團維權

很多老車主在氣憤之余,也通過不同平臺以及一些自媒體進行發(fā)聲,不過大多數(shù)都難逃限流或下架的的命運。維權車主代表聲稱,老車主在理想汽車主群發(fā)聲,就會遭到回擊與嘲諷,之后還會被踢出群聊,在理想APP上,車主維權也一樣會被禁言。最終,大家只能通過建立維權群,來獲悉各自的情況。

圖片來源:搜狐汽車E電園

在維權行動步入正軌后,老車主們的意見也紛紛統(tǒng)一,大家的訴求無外乎這幾點:對于3-5月期間購車的車主,原價回購,并根據(jù)個人意愿,提供補差價(1萬元)換購2021款理想ONE的服務;對于年限在1-2年內(nèi)的車主,給予合理置換價格,不接受官方8折回購的決定;提供升級核心智能化硬件的方案,而非更換中網(wǎng)、后視鏡、電吸門這種“汽配城”式的升級;由于新老款座椅乘坐舒適度存在較大差異,必須要為老車主無條件更換新款座椅。

小編有話說

作為一名中國人,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對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崛起感到欣喜,而在各家車企努力研發(fā)新技術,推動中國汽車工業(yè)飛速發(fā)展的同時,卻忘記了任何一個企業(yè)都要遵循與敬畏的兩個字——誠信。理想汽車自稱是用戶體驗至上的車企,連最起碼的誠信都做不到,將用戶對品牌的信任作為籌碼,進行利益的收割,這樣的企業(yè)還配談用戶體驗?

許多造車新勢力的忠實粉絲們,能夠接受車輛在技術方面的諸多不足,也愿意陪著這些全新的品牌一同成長,但是無法容忍一片赤誠之心被如此無情的踩在腳下。曾經(jīng)小鵬汽車在新老交替這件事上已經(jīng)栽過一次跟頭,一年后的理想汽車,又在這件事上翻了車,著實讓人想不通。理想汽車作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中堅力量,它的態(tài)度一定程度上會折射出其他品牌的想法,從而拉低整個國內(nèi)新興汽車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所以往大了說,為了國內(nèi)造車新勢力的穩(wěn)定發(fā)展,往小了說,為了理想汽車自身的長遠利益,理想汽車都應該有所作為,在合理合法的基礎之上,拿出一個誠懇的解決方案,而不應該像現(xiàn)在這樣無視、甚至打壓用戶不滿的聲音。一旦等到破鼓萬人錘,將自己逼到無路可退時,才知亡羊補牢,恐怕為時已晚。而這樣的企業(yè),在通往國內(nèi)主流新能源車企的道路上注定會漸行漸遠。-End-

聲明: 本文由入駐維科號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場。如有侵權或其他問題,請聯(lián)系舉報。

發(fā)表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請輸入評論內(nèi)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您提交的評論過于頻繁,請輸入驗證碼繼續(xù)

暫無評論

暫無評論

    智能汽車網(wǎng) 獵頭職位 更多
    文章糾錯
    x
    *文字標題:
    *糾錯內(nèi)容:
    聯(lián)系郵箱:
    *驗 證 碼: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5020027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