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AI算力大規(guī)模進駐頂尖高校
算力,作為數字基礎設施的核心要素,其在當今科技發(fā)展中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高校作為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對算力的需求與日俱增,由此掀起了一股算力建設的熱潮。而在這股熱潮中,國產AI 算力扮演著關鍵角色,正大規(guī)模進駐頂尖高校,為高校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開啟了賦能科研與教育的全新征程。
01 國產算力在高校的廣泛布局
眾多頂尖高校紛紛投身于國產算力的布局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發(fā)展模式,推動著國產算力在高校領域的深度滲透。
東南大學在算力建設方面起步較早,2022 年秋就因算力短缺問題開啟了探索之路。2023 年 10 月,學校做出建設全國首個純國產化校級智算中心的戰(zhàn)略決策。經過不懈的論證研發(fā),2024 年 1 月,搭載昇騰芯片的算力基座成功點亮,之后不斷擴容,到 2024 年 11 月算力已拓展至 86P。該智算中心集成了鯤鵬通用算力與昇騰 AI 算力,實現了從模型訓練到服務部署全流程的國產化,構建起從芯片到框架的全棧技術鏈,為學校的科研和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在今年 5 月舉辦的鯤鵬昇騰開發(fā)者大會 2025(KADC 2025)上,國內多所重點高校集中展示了基于鯤鵬昇騰技術路線的科研成果。北京大學的 Open-Sora Plan V1.5 依托昇騰 MindSpeed MM 多模態(tài)大模型套件進行訓練和優(yōu)化,實現了電影級視頻生成;上海交通大學的科研團隊基于鯤鵬處理器自研了分子模擬高 RBE 算法,顯著提升了計算效率,有望成為下一代分子動力學引擎發(fā)展的核心技術。
這些成果僅僅是冰山一角。2024 年的 KADC 大會上,華為便宣布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5 所高校開展合作,共同成立鯤鵬昇騰科教創(chuàng)新卓越中心。截止到 2025 年 KADC 的舉辦,華為又新增了 7 所鯤鵬昇騰科教創(chuàng)新孵化中心高校的簽約合作。
隨著合作院校的擴展,越來越多的高校算力集群平臺獲得了鯤鵬昇騰科教創(chuàng)新卓越 / 孵化中心提供的算力支持,為計算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科學應用創(chuàng)新提供了堅實底座。例如,北京大學基于鯤鵬昇騰硬件,構建了北大卓越中心集群,為 Align-Anything 等前沿 AI 研究提供了堅實的算力支撐,且該集群從底層硬件到上層應用的技術棧均實現了自主創(chuàng)新。
沈陽工學院也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完成基于華為昇騰平臺的 DeepSeek 本地部署,建成 “智擎深空”AI 算力中心,該中心依托華為昇騰 AI 服務器集群強大算力,部署微模塊數據中心及多個前沿實驗室集群,為模型訓練與優(yōu)化提供高性能算力保障,同時融合學校特色教學數據資源,打造本地化智能教育生態(tài)。
除了昇騰和鯤鵬在高校布局外,其他國產芯片廠商也不甘落后。浙江大學通過多方合作的方式推進國產算力布局,學校與太極股份、中昊芯英開展三方合作,引入了基于中昊芯英全自研 TPU 架構高性能 AI 芯片 “剎那” 構建的人工智能服務器 “泰則”。同時,浙江大學還與運營商、頭部企業(yè)合作打造 “西湖之光” 算力聯盟,整合了本地大于 1000Pflops(FP16)的算力資源與聯盟成員數千 P 云端算力,形成了強大的算力合力,為科研和教學提供了堅實保障。海光信息與東南大學強強聯合,依托海光最新一代國產 C86 處理器及 GPU 加速卡,成功打造了全國 985 高校大規(guī)模應用國產算力的標桿平臺 —— 東南大學材料設計與模擬中心,為學校的前沿科研注入了強勁動能,推動了相關學科的發(fā)展。
02 高校大規(guī)模采購國產算力
國產算力在高校的應用不僅體現在布局上,更體現在大規(guī)模的采購行動中。如今,不僅是 211、985 等頂尖高校,大量地方級的一本、二本學校也主動尋求合作,積極擁抱大模型,對算力的需求十分旺盛。
市場上頻繁涌現大單,多所大學科研院所都在發(fā)布千萬元級別甚至上億元的算力采購需求,其中部分單子明確提出要求國產。這一現象充分說明了高校對國產算力的認可和信賴,也反映出國產算力在性能、穩(wěn)定性等方面已經能夠滿足高?蒲泻徒虒W的需求。
AI 已經成為高?蒲胁豢苫蛉钡牧α。事實上,“AI for Science(科學智能)” 并非全新概念 —— 早在 2018 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鄂維南便在全球首次提出這一理念。AlphaFold 在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持續(xù)推動 “科學智能” 從專業(yè)圈層走向大眾視野;而當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相繼授予人工智能相關領域的研究者時,這一概念更是站上了更廣闊的舞臺,再度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
“大家最興奮的是,原來 AI for Science 要由各種不同的模型去做,但現在搞蛋白質的、搞數學的...... 都可以‘揉’到大模型的方式中來,核心架構甚至全都是 transformer。” 百度杰出系統(tǒng)架構師王雁鵬的這番話,讓一向作為科研主陣地的高校們看到了新的確定性方向,促使它們集中火力,推進 AI for Science 的發(fā)展,而這也進一步加劇了高校對算力的需求,推動了高校大規(guī)模采購國產算力的進程。
03 高校布局國產算力的原因
高校之所以積極布局國產算力,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既包括科研和教學的實際需求,也涉及國家戰(zhàn)略和長遠發(fā)展。
第一、復雜科研模型訓練的算力支撐
在前沿科研領域,如生物醫(yī)藥、天體物理、材料科學等,高校科研團隊面臨著大規(guī)模、復雜的科學計算與模型訓練任務。以生物醫(yī)藥領域為例,研發(fā)新藥物需對大量生物數據進行模擬分析,構建復雜的生物分子模型,這對算力要求極高。國產算力平臺憑借其強大的計算能力,能夠大幅縮短模型訓練時間,提高科研效率,助力高校科研團隊在這些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算力保障:當下,學科交叉融合成為科研創(chuàng)新的重要趨勢,高校鼓勵不同學科團隊聯合開展科研項目。如人工智能與法學交叉領域,構建法律垂域大模型需處理海量法律條文與案例數據,融合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多學科技術。國產算力平臺能夠提供統(tǒng)一、強大的算力基礎,打破學科間算力壁壘,促進多學科數據共享與協同計算,為跨學科科研創(chuàng)新提供有力保障。
第二、保障數據安全與自主可控
科研數據安全防護:高?蒲袛祿罅壳把匮芯砍晒⒚舾袑嶒灁祿龋瑪祿踩陵P重要。采用國產AI 算力,數據存儲與計算在國內自主可控的環(huán)境中進行,可有效避免因使用國外算力平臺可能導致的數據泄露風險,防止科研成果被竊取,保障國家科研安全與高?蒲袌F隊的核心利益。
技術自主可控的戰(zhàn)略考量:在國際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技術自主可控是高校保持科研競爭力的關鍵。依賴國外算力技術,可能面臨技術封鎖、限制使用等風險,阻礙高?蒲邪l(fā)展。國產AI 算力的發(fā)展為高校提供了自主選擇的機會,高校通過布局國產算力,掌握技術主動權,在 AI 技術研發(fā)、應用上不受制于人,為長期科研創(chuàng)新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助力AI人才培養(yǎng)與學科建設
培養(yǎng)AI 創(chuàng)新人才的實踐平臺:高校是 AI 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國產 AI 算力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貼近產業(yè)實際的實踐環(huán)境。學生在平臺上進行 AI 算法訓練、模型開發(fā)等實踐操作,能夠深入理解 AI 技術原理與應用,提升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出既掌握扎實理論知識,又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的 AI 創(chuàng)新人才,滿足社會對 AI 專業(yè)人才的迫切需求。
推動AI 相關學科發(fā)展:強大的算力支撐有助于高校開展 AI 相關學科建設,吸引更多優(yōu)秀師資與科研人才匯聚。學?梢劳袊a算力平臺開設更多前沿課程,如大模型算法研究、高性能計算與 AI 應用等,提升學科教學水平。同時,為教師開展 AI 領域科研項目提供便利,產出更多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升學科影響力,促進 AI 相關學科在高校的快速發(fā)展與壯大。
原文標題 : 國產AI算力大規(guī)模進駐頂尖高校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10月23日火熱報名中>> 2025是德科技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
-
10月23日立即報名>> Works With 開發(fā)者大會深圳站
-
10月24日立即參評>> 【評選】維科杯·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行業(yè)年度評選
-
11月27日立即報名>> 【工程師系列】汽車電子技術在線大會
-
12月18日立即報名>> 【線下會議】OFweek 2025(第十屆)物聯網產業(yè)大會
-
精彩回顧立即查看>> 【限時福利】TE 2025國際物聯網展·深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