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探秘 | 跟我到烏魯木齊的街頭走一走
城市發(fā)展,交通先行。
烏魯木齊作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首府,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重鎮(zhèn),也是中國連接中亞、歐洲的交通樞紐。2019年烏魯木齊市將暢通工程列為民生建設十大實事之一。
從路口的手動紅綠燈到全市的智能交通系統,隨著系統的升級,烏市的交通管理方式也在不斷變化。
烏市信號控制系統建設歷程
80年代初期,大十字路口是烏市為數不多的幾處設置紅綠燈的路口,交警主要工作就是根據來車量手動調整紅綠燈,停電了便用木質指揮棒來指揮交通。
90年代,中心城區(qū)開始啟用自動信號燈。
2000年,烏市機動車保有量僅13萬輛,“早晚高峰”還未出現在烏市的交通出行中。
2006年,全市燈控路口有90多處,城市道路交叉口信號控制系統初步形成。
城市交通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是從2010年開始,從一條快速路到建設城市快速路網,隨之而來的變化是智能交通系統的發(fā)展。
2012年,交警部門著手建立區(qū)域交通自適應控制系統,引進了上海駿碼交通信號控制系統。2018年底,上海駿碼又承接了交通信號配時服務,這也是烏市首次購買第三方交通信號配時服務。
賽文交通網了解,截止目前,烏魯木齊共有信號燈控路口600余處,其中約一半的信號燈已實現聯網。
自實行暢通工程以來,在交警部門及上海駿碼的共同努力下,烏魯木齊的交通有了很大的改善。
綠波帶
目前烏市已有30條道路實現了綠波交通,未來還將繼續(xù)增長。
所謂綠波交通是指,在一條車輛通行的線路上,通過統一調配選定方向的信號燈配時方案,使車輛進入綠波帶后,可一次性綠燈通過多個路口,實現路段間零停車的高效通行。
以喀什東路沿線為例,該路段11個燈控路口,路段全長3.6公里。該路段沿線路口形態(tài)包含有十字路口,T型交叉口,行人過街。
該路段受上下游南北進口相位綠信比的差異,導致東西進口各路口直行車輛排隊長度差異較大,部分路口排隊過長。
根據調研情況,該路段綠波設計為平峰和早高峰以西向東下河灘快速路方向為主向,晚高峰以東向西方向為主向。路段之前平峰的周期100s至166s不等,為了協調該路段,以150s為統一的周期,對各路口的配時方案進行修改。預計從起始路口綠燈開始,西向東方向按照40km/h的速度行駛,可不停車連續(xù)通過十一個路口。
使用綠波帶技術之后,該路段平均停車次數正向由6次下降到0次,行車時間平均減少114s;反向停車次數由5次降到2次,行車時間平均減少70s。
烏魯木齊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協調信號燈時,路口間距是重點參考對象,需要根據設計時速,合理預計車流到達下一個路口的時間,才能保證車流在每個路口都遇上綠燈。
同時,設置綠波帶也有很多條件,包括要求路口距離不太遠、車流量比較接近、信號燈要有通訊聯網等。
下一步,交警部門計劃將從路段綠波向區(qū)域綠波發(fā)展。
蓄水式通行
2019年6月,烏魯木齊正式實施了新型的“信控蓄水式通行方式”。
信控蓄水式通行方式是指,在快速路下匝道與地面道路合流路段,利用兩組相距不到100米的信號燈,分控地面主道與快速路下匝道車流依次進入路口蓄車等待區(qū)(蓄水區(qū)),實現兩組信號燈聯動,即下匝道紅燈停車,地面主道車流綠燈駛入蓄車等待區(qū)后一次通過路口,再控地面主道紅燈停車,下匝道車流綠燈放行進入蓄車等待區(qū)后通過路口。
據了解,率先啟用“信控蓄水式通行方式”的路口,交警主要選擇了快速路與地面道路相接,且地面道路無輔道的路段,用蓄水式通行方式緩解因地面道路交織而導致的快速路下匝道通行不暢的問題。
根據歷時一個月的試運行測算,寶山路與黑龍江路交會路口以及雅山隧道口通行率比優(yōu)化前提升至少9%。目前烏市共有2處路口實行了蓄水式通行。
拉鏈式通行
2019年5月,烏市實施了首例“拉鏈式”通行。
第一步,設置了交替通行措施,地面上畫有“1、2/3”的數字,車輛行駛到數據1的位置就能優(yōu)先通行,2和3的位置交替通行。
第二步,設置“快速通道”實線段,將快、慢車道的車輛進行分離。
第三步,設置交通標線指路系統,讓駕駛員從遠處就能迅速判斷如何通行。
烏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科副科長滿志明表示,在快速路出口處,分車道、分車流、分交通特性來組織渠化,分配路權!袄準酵ㄐ小本褪谴颂幍暮诵淖谥。這種有序的合流,有效地消除了交通隱患點和交通秩序混亂。”
目前,共有5處實施了拉鏈式通行。
屏顯待駛區(qū)
2019年4月,烏魯木齊市首個路口屏顯待駛區(qū)在騰飛大廈路口啟用。
騰飛大廈路口是水磨溝區(qū)車流量較大、擁堵較為嚴重的路口,交警部門一共設置了8條待駛區(qū),分別是東西雙向各兩條左轉待駛區(qū),南北向各兩條直行待駛區(qū)。
烏魯木齊公安局交警支隊交通科民警滿志明介紹,這是一個四合一的路口屏顯待駛區(qū),它集LED誘導屏、施劃待駛區(qū)、立體斑馬線配套設置以及信號配時的進一步優(yōu)化為一體,在實現人車各行其道的同時,采用LED誘導屏提示的方式,引導車輛提前駛入待駛區(qū),然后在各方向信號燈的合理配時下快速通過路口。
交警部門測算發(fā)現,高峰時段,每一個信號燈周期(195秒),通過路口車輛達255輛,至少比之前多通過64輛,通行率提升34%。按以前的通行效率算,大約是1秒通過一輛車,而現在基本可實現0.7秒過一輛車。
據了解,交警部門未來還將在近20個路口陸續(xù)啟用屏顯待駛區(qū)。
結語
烏魯木齊的街頭正在發(fā)生變化,上海駿碼憑借十幾年的技術積累及行業(yè)經驗為烏市交警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綠波帶、拉鏈式通行、蓄水式通行、屏顯待駛區(qū)等交通管理方式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市民的認可。交通環(huán)境的改善同時也為烏魯木齊帶來了企業(yè)效益及社會效益。
烏魯木齊市2019年交通管理“十項措施”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未來的交通通行環(huán)境將會得到更多的提升。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