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條跨海云軌正式下線,比亞迪“云軌”走向世界!
平時我們見到的軌道交通,大多數為城鐵、普通鐵路以及地鐵。但是比亞迪的出現(xiàn),讓“單軌道”交通工具出現(xiàn)在了不少國人的面前,并且它還有一個浪漫的名字“云軌”。而今,比亞迪“云軌”已經走向了世界,為海外人民帶來全新、綠色、安全的交通工具。
4月8日,全球盛行的比亞迪軌道交通迎來新里程碑,巴伊亞云軌車輛在深圳下線。此次下線的巴伊亞云軌是全球首條跨海云軌線車輛,比亞迪也成為中國首家在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出海的民營企業(yè)。
下線儀式在比亞迪全球總部深圳舉行,巴西巴伊亞州州長魯伊·科斯塔、副州長若昂·里昂,中國駐巴西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邵英軍女士線上共同見證。
據介紹,車輛采用流線型設計,兼具設計美感與降低風阻;大規(guī)格車門,配合無障礙進出設計,無論行走、坐輪椅、推嬰兒車都可以舒適出行;
車廂連接處無阻隔,通透性好,側面配備大車窗,景觀性好;使用空氣彈簧懸架系統(tǒng)確保了車輛行駛靜謐、平穩(wěn)。
另外,車輛搭載了領先的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tǒng)及智能乘客服務系統(tǒng),實現(xiàn)列車高度自動化,可以按照最優(yōu)模式提供更精準的運營控制、可靠性更高、安全性更好,提升運營效率、保障準點率;
同時車載PIS、CCTV、緊急對講等系統(tǒng)實時服務乘客、確保安全便捷的乘車體驗。車輛后期也可以根據實際運力需求進行靈活編組。
巴伊亞云軌線路全長 23.3 km,共設 25 站,建成后將與巴伊亞現(xiàn)有地鐵銜接,形成各種城軌制式互補、多種運量結合的公共交通網絡。
云軌,是比亞迪為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組建1000多人研發(fā)團隊、歷時5年、累計投入50億元成功打造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tǒng)。
造價低、工期短,最小轉彎半徑僅45米,最大爬坡能力達10%,地形適應能力極強,綜合優(yōu)勢非常突出,可廣泛用于大中城市的骨干線和超大型城市的加密線、商務區(qū)、游覽區(qū)等線路。
除此之外,云軌還具有更多傳統(tǒng)軌道交通的優(yōu)勢,首先就是造價更低更便宜。據此前公布信息顯示,云軌的建設成本只有地鐵的1/5,同時云軌為高架橋建設,拆遷量更少,建設工期更短,只有1-2年,約為地鐵的1/3。
云軌的工作原理,與傳統(tǒng)軌道交通工具也不同,云軌的底盤下方為一組膠輪,騎乘在單軌軌道上,因為膠輪的存在,云軌沒有傳統(tǒng)軌道交通的噪音,運行起來更安靜,這也讓云軌能夠穿樓而過。
同時,膠輪的摩擦力更大,“云軌”能夠連續(xù)應對10度仰角的軌道,短短100米距離里,就能夠爬上17米的高度。
不過膠輪的應用也有缺點,首先就是因為摩擦力更大,導致其運行速度往往在80km/h,而有些地鐵已經開了120km/h的運行速度。
同時,因為是膠輪與地面接觸,導致膠輪也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磨損。因而屬于單軌交通的云軌,必須隔一段時間需要更換整組膠輪。
但是,在新技術的運用之下,這些局限性也將會被逐步打破。而且,比亞迪已經堅定的在云軌行業(yè)持續(xù)研發(fā)投入,云軌的系統(tǒng)性優(yōu)勢也正在被逐步發(fā)散擴大。
而且,更重要的是,國內不少地方的政府也已就“云軌”同比亞迪展開了積極的合作。未來,比亞迪的云軌將會在國內外迎來怎樣的發(fā)展壯舉,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若風來源:快科技
請輸入評論內容...
請輸入評論/評論長度6~500個字
最新活動更多
-
7月10日立即參與>>> 銳科激光——激光圓桌派
-
7月22-29日立即報名>> 【線下論壇】第三屆安富利汽車生態(tài)圈峰會
-
7.30-8.1火熱報名中>> 全數會2025(第六屆)機器人及智能工廠展
-
7月30-31日報名參會>>> 全數會2025中國激光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峰會
-
即日-2025.8.1立即下載>> 《2024智能制造產業(yè)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fā)展藍皮書》
-
即日-8.30免費下載>>> 福祿克在線溫度監(jiān)測應用案例手冊